第(1/3)页
“这他奶奶的是什么情况,哪个能给老子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情况?”吴应熊大声叫骂着,谁都想不到仗打到这个时候,敌军的水兵竟然能变成陆军参战。这里说的参战不是说水兵不能上岸打仗,但凡是个人,从船上跳下来,拿着兵器往前冲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吴应熊和手下将领们惊讶的是这帮人竟然采用陆军的战法打仗,也就是这数千水兵上岸之后竟然也排成了陆军方阵,而且是标准的三段击,不仅如此,陈永素还分出一部分舰船,贴近东岸,给他们提供火力掩护。
本来,东岸这边多尔衮是让曹振彦安排北洋新军的神武大炮来防御对方水师的,可是刚才,为了支援观音峰,北洋新军全部出动,神武大炮也被全部调走,支援西山方向去了,谁能想到这个时候兴华军竟然会玩水师登陆这一招,把所有人弄得措手不及。
宋志在象山阵地上差点笑出声来,从战场整体来看,桂林会战刚开始,双方就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兴华军投入了十几万人,多尔衮更是创纪录地投入了七十万人,双方总兵力都快接近百万了,这么大规模的会战恐怕在历史上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虽然史书上动不动就是百万大军混战的记载,但那实际上都是吹牛,古代人打仗,第一是喜欢号称人数,比如明明十万人,非要号称八十万。第二是古代史书对于数字不太敏感,往往用虚数或者一个大概的数字来表达战争的规模庞大,战况惨烈,所以史书上总是会有伏尸百万这种字眼,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比如夷陵之战,上来就是火烧连营,击败蜀汉七十万大军,刘备白帝城托孤。要知道,当时经过汉末战乱,整个华夏人口也就在几千万人,还被各个势力瓜分,蜀汉在三国中还是实力最小的一个,根据后世多方考证,蜀汉全国总人口也就几百万,总兵力也就十万人,还要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守国内,所以刘备能带去的最多几万人马,硬是被夸张成了几十万。
但是这一次,桂林会战,双方真是一点水分都没有,结结实实八九十万人在这里交战,所以水师上岸几千人,对于这么多兵马来说,还真就什么都不是。
但是要知道,即便是一根稻草,也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在于这根稻草到底有多重,关键是能不能撬动整个战局。显然,这数千水兵完全打乱了清军的部署。
“进攻!”一名水师旅长大声下令道。一个旅的水兵火铳下肩,排着整齐的队列逼近吴应熊所部。江面上,水师舰炮开始发威,大量重炮炮弹直接砸进了吴应熊麾下汉兵的人群中,瞬间带来了批量的死伤。
“他妈的,分兵,分兵挡住他们!不能让他们上来!”吴应熊大叫道。几千火铳兵看起来不多,可若是真从侧面攻上来,整个汉兵大阵估计就完了,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前面的象山,侧翼是最薄弱的环节,而且士兵们没有结阵抵御,如果敌军从侧面杀上来,吴应熊的本阵就乱了,必须派人挡住他们。
“弟弟,你带本部人马挡住他们,务必挡住,给我们争取整队时间!”情急之下,吴应熊大喊道。他说的弟弟,就是胞弟吴应麟,他年纪小,这次是第一次上战场,但因为吴应熊打的是为吴三桂报仇的旗号,那作为吴三桂的儿子,肯定都要上前线。吴应麟被编入吴应熊的队伍当中,吴应熊给了他一支兵马,算是他的部下。
此刻,吴应熊只能叫弟弟带兵先抵挡一阵,给他缓冲的时间。吴应麟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侧翼袭击的威力,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吗?吴三桂多多少少也在家里留下了不少兵书和战阵之法,平日里他也经常翻看。
吴应麟答应一声,立刻分出本部人马转向去拦截上岸的水兵,可是还没到跟前,就被陈永素的火炮给招呼了一顿,被打得人仰马翻。
水兵更是不给他缓口气的机会,在旅长的指挥下端铳就打,数千颗铳弹打出,将吴应麟的前锋横扫一空,上千汉兵惨叫着倒在地上,翻滚哀嚎。
吴应麟的人马一从本部分出,战场上就出现了空档,象山阵地上的宋志能很明显看到,吴应熊的大阵缺了一块,再加上吴应熊正在调整部署,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