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顾老太爷吩咐人将顾文钟给抬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去,打算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好生看顾着,就怕再出现第二个潘氏。 至于潘氏和大房这一摊子事情,他也只交代了一下,就说潘氏得了急病去了,让快点将潘氏收敛了,再给潘家报信去。 至于潘氏的身后事,就算是为了顾文钟的名声着想,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得以顾家大夫人身份下葬,还得葬到顾家祖坟里去! 这是没有法子的法子,顾老太爷心里憋气,索性甩手走了。 还是顾老太太看着不忍,不死心的让全大夫给潘氏把了把脉。 全大夫伸手一摸,气息全无,摇摇头,退了下去。 二房的几个人没法子,潘氏这么刚烈,实在是没想到。 尤其是谢氏和顾老太太,身为女人,更能感同身受一些。人一死,过去那些龃龉摩擦,还有那些勾心斗角和算计,好像都消失了。 想起来,都是潘氏的好来,总不至于让她死了都没个着落。 如今顾家没分家,这潘氏一死,身后事肯定是要着落在二房身上,谢氏不得不接下这烂摊子。 前头的事情,有二房的男丁操心,后头这些,都要谢氏来安排,顾老太太也在一旁搭把手,好将潘氏的这丧礼妥当体面的完成,也算是送她最后一程了。 顾老太太等谢氏说完,拉着张春桃道:“这几日家里忙乱,你那干爹干娘,就委屈他们在院子里了,也省得出来撞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你男人就在前头,让你两个兄弟带着,也见些世面,总归对你们小夫妻是有好处的。” “你这几天,就跟着我跟你娘,看看你娘是怎么管家的!女人嘛,也别听男人说什么无才便是德!那都是哄着你当傻子,任由他们摆布的胡话!” “你好好跟着我们学,每天认上几个字,女人不说能吟诗作对子,可能识字,会算账看账本,会管家管庶务,这才是立身的根本!” 对于顾老太太的安排,那一看就是为了张春桃操碎了心,谢氏自然没有不同意的。 到底做母亲的想得多些,还叮嘱了两句:“这几日有人来吊唁,族里也会有人来。虽然顾家族里的姑娘还算知书达理,也保不住有那不识相,喜欢嚼舌根的。若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或者想欺负你!妞妞你别怕!你要记住,你是咱们顾家唯一的姑娘!这族里,不论是谁,那也灭不过你的次序去!” “谁要是敢笑话你,或者说些怪话,不用容情!该骂骂,该打打!我家妞妞认回来可不是受气的!你放心,就算你把天捅破了,也有你娘和你祖母给你撑着呢!” 张春桃还能说什么?两人都给她安排得明明白白了,自然答应不提。 潘氏的死讯传出去后,京城跟顾家相熟的人家,都颇为震动。 别的不说,潘氏当年年轻的时候颇有才气,成亲后倒是低调了很多,也少出来应酬。 加上多年无子,出来一次,都觉得人家背后是笑话她,越发的少出门。 潘家又败落了下来,这几年同阶层的夫人太太间的宴席,她几乎都告病不出门,大家也都习惯了。 可这到底年纪还不算太大,怎么就得急病去了?也太突然了些吧? 有那精明的,联想到了顾家认回了当初走丢的闺女,再联想潘氏的死,都觉得这其中必有联系。 就有人嘀咕,就算这潘氏有错,顾家这手段也忒粗暴了吧?直接就将人给弄死了? 潘家的人知道了消息,都傻了。 谁也不敢相信,潘氏是得急病去的,急匆匆的赶到顾家来闹。 这个时候,顾文铮带着几个孩子一躲,直接将潘家来人推给了顾老太爷。 顾老太爷又气又急又伤心,可也没法子。 索性一腔怒火对着潘家人去了,直接将潘家人带到了顾文钟房里,指着床上动弹不得,浑身是伤的顾文钟,说这是被潘氏所伤,她谋杀亲夫不成后,自己撞在院子里的石头上死了。 他们顾家念着人死了,还没去找潘家人算账,能让潘氏以顾家大夫人的身份下葬就已经不错了,还待怎样? 真逼急了,就算潘氏死了,也要将她休回潘家去,再将潘氏的行为宣扬宣扬,看潘家如何自处? 潘家如今晚辈,可有几个正是说亲的年纪呢。 潘家人听了这话,顿时泄了气,反倒低声哀求顾家,人死为大,看在两家往日的情分上,也别将潘氏休回家去。 毕竟这死了都被休回家了,给潘家抹黑,又是出嫁女,肯定不能入祖坟。 那潘氏如何下葬?葬在外头,几年过后,只怕就无人祭祀供饭,以后可怎么办? 还不如留在顾家,好歹到了下头,也能受一碗顾家后代的供饭,总不至于凄凉不是? 顾老太爷早就拿准了潘家不敢闹大,见潘家人软了下来,这才罢了。 这边潘家的女人得了信,到了后院,看到了还躺在床上,已经装裹好了的潘氏,因为天热,屋里放着冰,凉飕飕的。 潘氏去得及,都没准备寿木,如今顾家管事正满京城寻摸好一点的木头回来装裹。 看着潘氏栩栩如生,宛如睡着了一般,头发被梳得挽下来,遮住了伤口,又用了脂粉,倒是不大看得出来。 潘氏的父母已经故去好些年,来的不过是几个嫂嫂和侄儿媳妇。 这屋里冰冷,几人都怕冷,一进屋来就眼珠子滴溜溜的看着屋里的摆设,也没一个真心的哭的,拿帕子捂着脸干嚎了几声,就被请了出去。 回来丫头婆子一看,这屋里几件小摆件就不见了。 报到谢氏这里,谢氏苦笑。 潘氏一心为了潘家,怎么些年真没少贴补娘家,可真死了,连娘家都无一个人来真心为她哭一哭,磕两个头! 潘家没人闹,有顾老太太坐镇,谢氏出手,潘氏的葬礼中规中矩,倒也挑不出毛病来。 更何况大部人来吊唁,不过是依礼行事,哪里有那么多悲痛之情? 第(2/3)页